生活

夏至在古代是法定放假日,这个节气名称是怎么来的

  夏至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属于夏季的节气。在我国古代,夏至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一个法定的假日。在宋朝,官员们会放假三天。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天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夏至的名称由来则是根据陈希龄《恪遵宪度》的记载。

  夏至在古代是法定放假日吗

  夏至在古代,不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法定的放假日。宋代的官方要放假3天,让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娱乐。《辽史·礼志》中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这一天,各地的农民忙着祭天,北求雨,南祈晴。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到了清代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吃新麦做成饼、馍,谓之尝新。所以在古代,夏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夏至的天文现象

  夏至这天,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这天,北回归线附近还有“立杆无影”的现象。

  夏至名称的由来

  夏至是代表夏季的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据陈希龄《恪遵宪度》(抄本)解释:“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不过夏至不一定是气温最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