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夏至入伏是怎么计算的,夏至入伏吗

  古人用“伏”来形容夏天的炎热,指的是凉爽的气息都被隐藏起来,高温占据了主导位置,听起来十分形象生动,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相关的俗语谚语,而且还被划分为好几个时间段,计算方式稍微有些复杂,本篇就帮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夏至入伏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我们要注意夏至不算入伏,按照相关历法规定,需等到夏至的三庚日才开始算初伏。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三庚中的“庚”字便是天干中的数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以今年为例,夏至在6月21日,那么经过庚子,庚戌,庚申后,7月11日就是入伏,也称为初伏。

  有什么气候特点

  通常夏至过后的20至30天之间会入伏,此时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因此一天比一天热,到了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三伏天的来历为何

  我们首先要理解伏的意思,在阴阳学上来说,它指的是阴凉的气息被阳气压制而躲起来了,所以有伏藏的含义。而根据五行学家对季节的说法,本来四季春、夏、秋、冬为木、火、金、水,木生火而火克金。有火相克,秋天就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五行学家就把这段时间称为“伏”,也叫“长夏”,五行中为“土”。加入长夏后一年就是五季,这样木、火、土、金、水,都是相生关系。因为秋天属“庚辛金”,所以从庚日算起。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年的三伏天,时间大约都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