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植树节的意义,古代植树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为你种下颗真心,换我们一树花开。这是一句拥有美好意向的句子,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如此诗意的场景变成现实。但我们可以不种真心,用一棵树来代替,绿色的树木扎根生长,可以见证我们的感情,也可以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每一个节日都是有它自己的意义。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中国曾于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最初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而后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中国大陆和中国沿用到现在。多种树,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古代植树节的来历一
在很久以前,统治者对于环境就十分重视。中国古代没有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但是中国人从古到今历来重视植树造林。《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公元前五帝时代,舜便设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处理全国的林业事务。清明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植树时间。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古代植树节的来历二
多种树,对于国家是有很多好处的。古代的统治者曾多次下达植树的命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下令在道旁植树作荫蔽之用。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河挖渠,诏令民间种植柳树,每种活一棵,就赏细绢一匹。宋太祖则根据植树多少把百姓分成五等,并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对率领百姓植树有功的官吏,可晋升一级。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种桑、枣二十株,或根据土地情况栽种榆、柳等代替。同时严饬各级官吏督促实施,如失职或审报不实,按律治罪。由此看来,统治者对种植树木看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