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街走巷,湖南桃源的板龙灯
龙是我国的图腾,我们以龙灯传人而自居,在我们许多的民俗活动中,都能看到以龙的节日道具,本期民俗节日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穿街走巷,湖南桃源的板龙灯,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吧。
板龙灯是湖南省桃源县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正月十五谷龙诞辰之夜。一阵铿锵的皮鼓雄浑的铜锣嘹亮的号角激烈的唢呐骤然震响,伴随着沉雷闷响的火铳,噼啪争吵的鞭炮和气吞山河的呐喊……这是桃源县板龙灯的闹台前奏。龙是汉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图腾之一。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崇拜神力,于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偶像,对其膜拜,祈求平安。数千年来,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并逐渐成为汉民族共同敬仰的图腾代表。
简介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民俗节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鹰潭民俗节庆,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
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则由数十块或数百块木板连缀而成,称为灯板。灯板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长约2m,宽12~20cm,厚3~4cm,其上托彩色灯笼数盏或同样由竹骨彩纸扎成倒U型龙身,其下垂擎手木柄两根。每块灯板由木楔、圆孔与相邻灯板相连。龙身内点蜡烛。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婺源板龙灯又称板桥灯,是一种大型游动性观赏灯彩。婺源至今仍遵循旧列,每逢春节期间,县城、乡镇及许多自然山村,均有迎灯舞龙的习俗。
婺源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及灯撑四个部分连接而成,全龙长短不一,短者五、六十板,长的可达一百余板,约200余米。伴随龙灯的还有头牌、蓬灯、凉伞、狮子戏球、西游记、走马灯、鱼灯等附属彩灯。龙头造型各异,有木鱼鼻、江机头(蜻蜓)、鸭嘴龙等。龙身有花兰灯与灯笼灯之分,龙尾分龙、虎、鱼等几种。巡游时十番锣鼓伴奏,龙尾鼓压阵,龙珠引路,边迎边舞。主要动作有:龙戏珠、撴灯、拗灯、拖把拉行、窜阵打旋、翻蛇皮、鱼龙嬉戏、龙虎斗等,所到之处一片欢腾,场面热乐非凡。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迎灯舞龙又是祖辈相传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有“人丁兴旺”、“国泰民安”的内在含意。
溯源
桃源板龙灯初萌于东晋,兴旺于李唐,火爆于宋朝,成熟于明初,鼎盛于清朝,完善于当代。板龙灯起源于草龙灯。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罗鼎夫妇从江西吉安到湖南桃源谋生途中拾得一颗大蛋,孵出一条金色小龙。当夜,罗鼎在客栈梦见金龙藏身于他家谷仓,大兴造谷之事,仓内每日可出稻谷36担。不曾想此梦为真,日后天天如此。
英宗八年(1445年),久旱不雨,寸草不收,罗鼎开仓赊粮,百姓蜂拥而至,因出谷过量,谷龙于古历六月三十日死于仓底。为感其恩,罗鼎率众人裁龙八段,棺椁装殓,大礼超度,厚葬于下山坪小山嘴上,造其坟,树其碑,砌以墓围,并在龙庙重修莲花观纪念。因传说与现实的融合,从此,玩草龙灯便改为玩板龙灯。明末,九溪乡官坪村的上山坪专门修筑占地2400多平方米的“九层堂”,并请名师塑一龙头人身老道,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供奉谷龙影身神位与首领塑像,朝拜至今。清末每条灯的龙板由八块、十八块、八十八块、一百零八块、二百八十八块发展到一千零八块,逐步形成了融宗族祭祀与庙会娱乐为一体的板龙灯文化。
板龙,与龙灯迥异,板龙的龙头龙尾和牌灯系纸糊篾扎,且与龙身脱节。龙身由若干块木板连结,每块灯板长六尺、宽五寸、厚两寸,上扎彩色灯笼三盏,内燃蜡烛;板中下装手柄,板的两端各凿一孔圆眼,相邻灯板由木楔插入圆孔连接,短的可连数十节,长的可连数百节,串起古、土、野、美、稀的气韵,构成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板龙灯。
玩龙灯不用手舞而由肩扛,即每一条长板均由两人用肩膀相抬。相传元顺帝(1333年~1368年)时朝廷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举国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桃源九溪一带以官坪村莲花禅寺为聚集点,罗、沙、黄、彭、何姓等族首领响应农民起义,议定以正月十五玩龙灯为名,板合则为龙,板拆则为兵器,并约定以灯笼、火铳为号,元宵举事,后罗公黄公等十余族长壮烈殉难。
起义虽被镇压,板龙灯却由此发扬光大。它吸纳民俗、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技艺,传承了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有关内容与知识,汇集体育、娱乐、交际、观赏于一体,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斗争精神与生活风貌。据《湖南民间舞集成》载:“板龙灯流传在桃源北部的漆河、九溪、双溪口等地。传说参加者可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抗战时,漆河等地耍过二百余长板,在河滩上狂跑呼叫,势如排山倒海,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