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之正月晦
农历在我国民间已通行了数千年,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而正月的晦日,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被作为汉族的传统节日来纪念,称作“正月晦”。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曾在我国历史上受到人们庆祝的节日。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视,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称为“晦节”或“正月晦”。唐代,正月晦日还曾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并称“三令节”,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三令节时,士女泛舟游乐,在水滨举行盛大饮宴,皇帝也赏赐群臣、与百官同乐。
正月晦日曾作为汉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日存在有数百年之久,它最早见于记载是在北魏末年,一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才为中和节所取代。唐代诗人李建勋有一首诗,题目就叫做“正月晦日”,足可见这个节日在唐代曾一度蔚为流行。
正月晦与“送穷”习俗
正月晦与“送穷”这一种中国民间风俗密切相关。送穷习俗源于有关“穷神”(即穷鬼)的传说。《四时宝鉴》记载:“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也。”高阳氏,即传说中炎黄联盟的首领颛顼。
《文宗备问》也说:“昔颛帝时,宫中生一子,性不着完衣,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宫中号为穷子。其后以正月晦日死,宫人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也’。”人们就说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晦日送穷具有祓除意义,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反映了人们祈盼美好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