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喂养原则
大多数从宝宝6个月开始,“辅食”就走进了TA的“食界”。这是因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无法满足其成长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了,需要添加营养丰富的辅食。
然而,辅食喂养的道路上往往有很多“坑”,比如用奶瓶喂更方便、担心没吃饱多喂点、加点盐更有滋味等等,新手妈妈稍不注意就可能入坑了。那么,究竟宝宝辅食喂养有哪些“坑”呢?
1、用奶瓶喂更方便?——NO!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还不适应小勺子,很多妈妈为了方便,就直接让宝宝用奶瓶吃辅食。
但是,给宝宝用奶瓶喂辅食并不科学。这是因为宝宝吃辅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从液态食物,逐渐过渡到糊状、半固体、固体食物。
如果宝宝用一直奶瓶来吃辅食,宝宝难以锻炼咀嚼能力,不利于牙齿的发育。此外,用奶瓶喂辅食时,宝宝往往是半躺着的,也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建立。
2、边吃边玩玩具更有趣?——NO!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一边玩玩具、看电视,一边吃饭。
其实,这样很不好。宝宝吃饭需要一个安静的就餐环境,而玩具、电视等,容易分散宝宝对进食和食物的注意与兴趣,并不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国营养学会强调,父母及喂养者有责任为宝宝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保持进餐环境的安静、愉悦,避免电视、玩具等对宝宝注意力的干扰。下次,宝妈们,记得关掉电视、拿走玩具,让孩子安安静静的吃饭哦!
3、怕宝宝没吃饱多喂点更靠谱?——NO!
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在给宝宝喂辅食时,妈妈们总担心宝宝没吃饱,恨不得将所有的饭菜都喂给宝宝。
其实,别看宝宝这么小,他们可聪明着呢!吃没吃饱,他们自己能天然感知,并且调节能量的摄入。
不过,宝宝的这种天然感知能力,可能会受到不良喂养习惯的影响,如果长期过度喂养,可能导致宝宝对饥饱感知能力的下降,吃出“胖宝宝”。
4、大人喂更高效?——NO!
有些妈妈特别讲卫生,看宝宝自己吃东西时,衣服上、地上、桌子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干脆就自己动手,直接给孩子喂了。简单粗暴、又很省事儿!
可是,这样剥夺孩子的动手机会,并不利于培养宝宝的自主进食能力。其实,学会自己吃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需要通过反复的尝试和练习,最开始的时候,由于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还没有达到,难免会出现吃饭慢、弄脏衣物的情况。
妈妈们,应该鼓励宝宝多多尝试,给TA准备合适的手抓食物,比如小面条、小饺子、小馒头等,教会孩子慢慢用小勺、筷子吃饭,促进宝宝独立进食能力的提高。
5、加点盐更有味——NO!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饭菜没味道,就自作主张的给孩子的饭菜里面加了盐。看到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家长还会自鸣得意:看,我家孩子,就喜欢吃有味的食物!
快停下吧,1岁以内的小宝宝,肾脏还未发育好,过早添加盐,会增加他们肾脏的负担;而且,孩子过早习惯“重口味”食物,会抵触奶粉、母乳、米粉这些淡口味的食物,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信妈妈避开以上五个辅食喂养大坑后,能够为宝宝健康吃辅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