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葡萄酒:清新高于一切

  无论胸部还是腰围,云吞还是葡萄酒,硕大的并不一定就是尤物,倒是那些毫无必要出现的庞然巨物,往往会让人失望。

  举个例子:相扑运动中也许确实蕴含着潮起潮落的韵律之美,不幸的是那些身形巨大的相扑手,寿命普遍比正常体形的人们要短。要是考虑到日本民族数得上是全世界平均寿命最长的族群,这个现象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

  再看炸云吞。香港曾经诞生过一些形如suv车的巨型炸云吞,但它们没法食用,除非您生就一张血盆大口,这种2吨重的巨物绝对无法入口。这些xl码的云吞明显只是些粗劣的怪物,它们本该拥有精巧的外形,让无论女士还是儿童都能够仪态优雅地一口吃下一枚。

  相对而言,身量超标的“大酒”就没有那么明显,尽管有时候一些大酒膨胀过度的野心确实会表现出来:它们选用的酒瓶如此沉重,足够让泰坦尼克沉没海底。有的时候,这种装腔作势的沉重酒瓶即便倒空之后也相当于两支满瓶的玛歌庄或拉菲庄葡萄酒的重量。

  一款酒的“大小”可能全部由某一年份造就而成。比如波尔多的2003年,极度干旱而炎热,葡萄生长陷入停滞,不再产生复杂的酚类香气。这就好像在极端炎热的日子里人们无心工作,的念头就是在树荫下纳凉避暑。因此,尽管2003年的波尔多红葡萄酒具有充足的糖份成熟度与力道十足的酒精度,它们不幸无法提供丰富的香气与精彩的风味,因为葡萄没能取得完全的酚类成熟。在品尝2003年份的波尔多酒时,你会感受到这些“大酒”普遍不够清新,缺乏活力,遑论味蕾之间的美味碰撞了。

  有些人认为清新感是无法品尝出来的。但是你分辨不出清新感,并不表示它不存在。曾经有一位毕业数年的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曾经宣称,鲍鱼本身是无味的。也许她感受不到这种非同寻常的海产所具有的曼妙口感,但她本人的味觉缺陷却不应该归罪于这种来自大海的珍馐。

  诚然,与其他味觉相比,清新感更多是一种体验。但只要你对之有所体察,一款酒新鲜与否是非常明显的。当清新感很强时,味蕾上的感受也会十分明显。每当我品尝猎人谷的沙美龙(sémillon)、武弗雷的白翠柠(chenin blanc)、莫舍尔的威士莲(riesling)或是卢瓦尔河谷的密斯卡岱(muscadet),感觉莫不如此。那种如同挣脱重力束缚一般的明快酸度,几乎能让饮者打个寒战全身一激灵。清新感就是酒的精、气、神,它能帮助限定和制约酒中的果味,让红酒或白酒的果味定型。但有点儿矛盾的是,清新感的重要性往往只有在它缺席的地方才体现得最明显。您也一定也品尝过果味浓郁到让你觉得杯中不是饮料而是水果糖浆的葡萄酒吧。

  请让我用两种常见的水果来加以说明。你可曾在吃完一根香蕉后感觉神清气爽?不会,由淀粉和碳水化合物构成的香蕉几乎没有任何酸度。而另一方面,一只橙子(甚至一块西瓜),因为含有较高的酸度,总会让你吃完后感觉精神为之一振。

  如果一款酒里含有太多凝重的果味,换言之即是过于厚重的酒体和酒精度,而毫无清新感,这款酒就会让人感觉非常乏味,就像爆掉的车胎或者瘪掉的篮球,软趴趴地动弹不得。清新感是葡萄酒的活力、能量和潜力所在。不光是酒需要清新感,人与人的交流也同样如此。要是跟你吃晚餐的家伙只会一刻不停地唠叨股票行情,老天有眼,你就该替天行道给他的嘴塞上一个香槟塞。

  与平淡乏味的2003年份相比,此前和此后的年份都要清新许多。2002和2004虽不是波尔多历史上的伟大年份,但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它们都比2003年更加值得欣赏。再远一些的2001和2005年,都是波尔多历史上的好年份。2001年的沉静、精致相比2002和2004蕴藏着更强的力度,而令人目眩的2005年份依我之见堪称波尔多近20年来的最佳年份,甚至胜于2010和被过度溢美的2009。

  如果酒的果味得到清新感的包裹而非高酒精度的烘托,品酒过程就会变成一场曼妙的舞蹈,一次盛大的庆典。杯中的美酒似在与我们调情,滑动她轻盈的步履,时而飞翔入云,时而在我们的舌尖漫步。我们感受着酒各种特质之间的和谐平衡,正是这种平衡,能令美酒之出色(good)升格为伟大(great)。

  酒如蜂鸟一样轻盈飞舞,无可压抑的果香令人讶异而痴迷,但这绝非全部——当酒的状态达到之时,年份的美酒不仅能够在我们的味蕾上翩然起舞,更带有一种令人飘飘欲仙的魔力。这一切,正是清新度的功劳。希望您在每一瓶酒里都能找到这梦幻般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