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古法蒸馏生产工艺

  古法蒸馏生产工艺如下:

  1、发酵容器

  古法发酵池均大多是长方形地窖,用赤水河畔特有的长方形条形沙石砌成,这种沙石的透水和透气性能将发酵环境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密封窖池的酵泥也是用赤水河畔红泥加上多种水果秘制而成。

  2、发酵工艺

  固态发酵,多次发酵,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经过多次发酵,也有利于积累酒香物质。在蒸馏的同时,又对原料加以蒸煮,可把新鲜原料中的香气成分带入酒中。

  3、古法烧酿中温度的控制

  古法烧酿中酒师除了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外,还用人的体温或沸水的温度做为参照,来大致确定酿造时应控制在什么温度的范围内。具相关文献记载,夜郎时期的酿酒匠人即掌握了各关键环节的温度控制要点,这就是浸曲时温度的控制,摊饭时温度的控制,通过这些温度的感知和掌握维持适当的发酵温度。

  4、工艺流程

  有文献记载:“古法酱酒,法纯用高粱作沙,煮熟和小麦曲三分,纳粮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复酿。必经数回然后成,初曰生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

  古法酱酒生产,采用高粱为原料,并且称之为“沙”。一年一个周期,只投料两次,次称为下沙投料,第二次为糙沙,各占投料量的50%。

  次投料,先经热水润料后,加入5-7%的母糟(即上一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未经蒸酒的优质酒醅),进行混蒸(蒸粮蒸酒同时进行),冷却后堆积发酵,入窖发酵一个月。第二次原料经粉碎,润料后,加入等量的上述酒糟进行混蒸,蒸馏后所得到的次酒称为“生沙酒”,全部泼回原酒醅中,摊冷后,加上一批蒸馏得到的尾酒,再加入酒曲入窖发酵一个月。发酵成熟的酒醅经蒸馏,得到第二次的蒸馏酒,称为“糙沙酒”。酒头部分单独贮存,用于,酒尾则仍泼回酒醅中重新发酵。酒醅经摊冷,加酒尾,酒曲,堆积后再入窖发酵一个月,蒸馏,从此周而复始,再分别发酵,蒸馏。总共要经过八次发酵,八次蒸酒,第三次蒸馏得到的酒称为“生沙酒”,第四、五、六次所蒸馏得到的酒统称为“大回酒”,第七次蒸馏所得到的称为“小回酒”,第八次蒸馏得到的称为“追糟酒”。其中最后七次蒸馏出来的酒作为产品分别入库,再行。

  5、取酒

  古法工艺中对酒的取舍很有讲究,头酒舍去,因头酒中甲醇等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尾酒止余“花散而味淡”。

  看酒花与分段取酒:我国人民起码在十六世纪就懂得在蒸馏时,蒸馏出来的酒的质量是随蒸馏时间发生变化的。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烧酒,面有细花者为真,小便清者,以头烧酒饮之,即止”。这里所说的“酒花”并非酿造啤酒时所用的香料植物酒花,而是在蒸馏时或烧酒经摇晃后,在酒的表面所形成的泡沫。由于酒度不同,或由于酒液中其它一些成分的种类含量不同,酒的表面张力也有所不同。这会通过起泡性能的差异而表现出来。古人通过看酒花就可大致确定烧酒的质量,从而决定馏出物的舍取。

  6、中不同层次和酒龄和香型的酒相互,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古法酱酒是天然发酵产品,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完全靠用不同轮次、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酱香型、醇甜香型、窑底香型三种典型体酱香型白酒精心而成,所以酒中的香味香气成分及相互比例也很科学、合理。而其他中外有名蒸馏酒,则必要时需添加外来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