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酒变“干”为“品”会变成趋势吗
“我干了,你随意”、“感情浅,添一添”都是酒桌上最常见的劝解喝白酒的话。好像喝完一整杯白酒若是就不喝了。这么急着喝若是白酒,怎么品尝到美味的白酒?喝白酒变“干”为“品”会变成趋势吗?
如果说喝酒之前碰杯的源头是为了使酒液能够交换一部分,在古代的各种阴谋中来保证自身安全,那么喝完之后互亮杯底则是相互之间开诚布公的一种表现。而今很多时候,谈生意、交朋友,要先喝一顿再说,酒局上好像不把自己和别人都喝倒就似乎没有诚意,酒量似乎也成了能力的代名词。这时候,自然要“干杯”,不仅一杯要“干”,一杯接一杯,杯杯都要“干”,这样既显得豪爽、酒量大,也能够最快速地将人灌倒,大家都醉得晕晕乎乎的时候,自然说什么应什么。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酒一直是最为豪迈而充满灵性的部分。在中国人含蓄的情感体系中,白酒是“白日放歌须纵酒”,是“与尔同销万古愁”,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即使不是“举杯邀明月”的自斟自饮,也是家人团聚时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庆祝时固然举觞豪饮,更多的则是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品赏。
除了酒文化的熏陶,品酒也有其科学依据。古代因为酿酒和蒸馏技术的落后,酿出的酒大多度数较低,喝酒多少动辄以升、斗来计量,而千杯不醉的神话在唐代之后就鲜少能够看到实例。
但是现代白酒的度数二三十度已经稀疏平常,酒局上的高档白酒更是以46度、53度等高度白酒居多。如果还像喝低度酒时一样“干杯”,不仅容易醉,还会对身体,特别是过滤酒精的肾脏产生极大的负担。白酒变“干”为“品”,已经是时代趋势。
既然是“品”,自然要仔细品一品。目前中国白酒品酒要领与葡萄酒有很多相似之处,分为看、闻、品几个环节。欣赏酒的流入,悬挂的杯子,闻着香味。但是这种借鉴还处于试验阶段,模仿的痕迹非常明显。怎么将中国传统酒文化与现代标准化评价标准相结合,形成专属于白酒的鉴赏流程和要领?或许,让人们学会品酒,放慢饮酒速度,这样酒文化和企业品牌才能真正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