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社火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庆祝春节传统庆典狂欢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存在。因为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其中重要的文化寓意和文化含义,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和发现。那么对于一种活动或者是一个物品是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应该进行官方的了解。

  社火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西北地区青海省、甘肃省等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社火包括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但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社火的影响是意义非凡的,并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保护。

  社火表演形式有着多种多样的一种存在,有一个大人背着一至三名儿童表演的“背社火”;有骑着马、牛、骡子表演的“马社火”;以及“高跷社火”、“车社火”、“山社火”等。耍社火时,靠的是演员的动作表演,并配以旌旗、仪仗、罗、鼓、铙、郄等,规模浩大,场面热烈壮观。社火表演内容也极其丰富、广泛,由于社火进行中不说不唱,可以不受时空、内容的限制,从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轶闻野史,传奇英雄等,无所不包,没有任何不来演绎的。

  社火中进行表演的活动,其实最具表现力的是高台。每个高台均有一主题。常见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于秦腔故事。高台往往由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指挥建造。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也有汽车或拖拉机)上,使用钢筋,布料,彩纸等材料做出各种造型,如假山,树木,动物等,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儿童(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台上,少则1人,多者10余人,高度能够达到数丈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