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月十五踩高跷的意义,踩高跷的由来

  很多人对于踩高跷认知并不是很清除,都只认为踩高跷是一种杂技表演。其实在民间的风俗习惯中,踩高跷是传统的风俗之一,也是有悠久的历史和起源的。在民间的文化传统中,正月十五踩高跷是很重要的一个活动。

  踩高跷的由来

  踩高跷可以说是一种技艺表演,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这就是踩高跷的由来。

  踩高跷的寓意

  在民间的传统活动中,踩高跷是有特殊的寓意的。高跷”的谐音是“高瞧”,意思是在新的一年开春以后,人们须高瞻远瞩,所以,在高跷上走的时间越久,预示着这个人能不能长时间高瞻远瞩,所以这项活动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踩高跷时,人们踩在高高的木杆上,身体随之升高,因此也有步步升高之意。例如甘肃酒泉等地方就有“过新年,家家快乐;踩高跷,步步登高”的习语,带有着美好的寓意。

  元宵节的其他风俗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还有一个传统是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寓意着能添丁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