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物候特征是什么
辛勤的农民们总能在繁忙的劳作中发现许多特别的现象。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古代劳动人民又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三候则是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和一些物候特征进行取名的。那么立夏的物候特征是什么呢,又有哪三候呢?
立夏物候特征
立夏第一候,蝼蝈鸣。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立夏二侯: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立夏第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我国古人将立夏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初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王瓜的蔓藤和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这三个物候现象显示出,进入夏季,气温大幅度升高,动植物进入了旺盛的“夏长”时期。
立夏之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18~20℃,仍是春季,一般只有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进入夏季。黑龙江中部地区到6月底才进入夏季。
此时的华南进入了前汛期的盛期,暴雨具有连续性、广泛性和猛烈性等特点,在两广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闽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段,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初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虽然在现代社会里,气候对人们的影响逐渐变小了,除了特别的灾害天气外,唯一和人们息息相关的,就是身体的保健了。在立夏节气里,我们要开始防晒和防暑,多喝解暑的汤粥,饮食尽量清淡一点,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绪来迎接火辣辣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