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龙之乡:梅州丰顺埔寨火龙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最南端的埔寨镇,历来被誉为“中国火龙之乡”,当地村民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的传统节目“埔寨火龙”,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大庆典活动,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今天的民俗节日就为你介绍,来自于火龙之乡的丰顺埔寨火龙。
埔寨火龙这一风情浓郁的汉族传统艺术,始于清乾隆六年(西元1740年),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久而久之,每年元宵之夜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遂成惯例。
关于埔寨火龙的由来,当地民间流传着很多神话和传说,最有名的有两种,第一种说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的第21个孙子叫浊龙,被父派到南粤莲花山脉管辖赤岭(指现今埔寨一带),浊龙上任后,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
人们忍无可忍,只好向老龙王告状,于是龙王命其小女清凤,佩上龙剑赶赴南粤,并在一天趁浊龙醉酒如泥时杀死了他,将其斩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段,然后带回斩下的龙头向父王禀报。
而留下的其余三段,变成现今埔寨的“龙身”岽、揭阳的“龙尾”、揭西(与埔寨交界处)的龙颈。于是埔寨人民的祖先把这古老的汉族民间故事,巧妙地通过“烧火龙”的形式,作为闹元宵的文艺活动,代代相传。
第二个传说则说,很久以前丰顺地方来了条火龙,浑身喷火,兴妖作怪,从此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农民心焦如焚。这时,一对年轻夫妻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凿山引水。然而,水通了不久,火龙又来了,它张开血口,喷出烈火,烧死年轻夫妇,烤干了水的源头。
年轻夫妇留下的男孩张共,继承父母志向,到峨眉山求仙学法。三年后归来,与恶龙苦战三天三夜,用神火将恶龙烧死在洞里,他自己也力竭身亡。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人民为纪念张共,庆祝丰收,每年元宵之夜要举行烧龙活动。年复一年,形成风俗。
“火龙”的制作方法,起初是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就成一条简单的龙的形象,再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
“烧火龙”经过几百年来艺人不断的研究改进,如今火龙由原来丈把长,发展到30多米长;烟架也由原来五、七架,发展到多的有13架,高达15米,特别是“禹门”,已失传了60多年,如今重新挖掘出来进行艺术加工,制作工艺也进一步提高,为发展民间艺术作出了新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