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成都春节咋过,过年特色,风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那么,在中国那么多的城市中,成都的春节咋过?有哪些过年特色风俗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黄历的解析吧!

  打阳尘

  也称“除尘”、“扫年”、“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打阳尘”要用两套行头。一套是长扫把。当即从山里砍一根新竹,截为竹竿,剔下竹枝丫,捆札成特长竹扫把,用来扫除较高处的“阳尘”。

  从屋梁、椦皮、檩子、瓦面到楼板、楼枕、屋柱、板壁的积尘、蛛网之类,一律扫除干净。成都俗语“冬天打阳尘,春天不害瘟”说明了它的科学性。在这个期间,万不可在家煮蛇肉吃。

  撞新年钟

  吃过团年饭,成都人喜欢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到大慈寺撞新年钟、上子时香。除夕夜,大慈寺僧人集聚大雄宝殿,举行盛大的新春祈福法会,子夜十二点整,随着数万市民倒计数的喊声,由大慈寺方丈亲自启响108响新年祈福钟。

  传说新旧交替时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间,洪钟大鸣撞响108下,意味着神秘的老阳之气从地气蕴郁的充盈之处唤醒,震彻弥漫整个城市。与撞新年钟同时的,是上子时香,人们习惯于争相抢在新年的第一个时辰到庙里上第一炷香,以得到神的第一个眷顾。

  正月初一游“喜神方”

  喜神即是吉祥神,“喜神方”即喜神所在方位。成都人认为城南即是喜神的方位。加之城南的武侯祠供奉着蜀地百姓崇拜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英雄人物,这里就成为真正的“喜神方”了。

  根据成都民俗,正月初一这天摸到喜神,就能一年鸿运高照、万事顺意。于是每到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便携家带口、成群结队汇集在武侯祠内的“喜神方”,争相摸喜神、沾喜气,祈求一年的平安吉祥、万事如意、家道兴隆、财运亨通。

  “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这一天,诗人高适写下了《人日寄杜二拾遗》赠送杜甫,诗中说:“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于是,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诗圣杜甫的特定日子。

  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传统的成都过年的习俗,过去,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小伙子把“偷”回的菜交给妈妈并告诉是谁家的,妈妈如果也满意这个“未来儿媳妇”,就会用这些青菜煮上一碗阳春面让儿子吃下,以求儿子好运长青、心想事成。年后,男方父母便会托媒人上姑娘家去说媒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