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傈僳族祭龙求雨的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龙抬头,在这一天,汉族许多地方的人们有理发,吃饺子、咬春饼等习俗,而在我国云南省大理州的一些傈僳族同胞之中,则有二月初二祭龙求雨的习俗,在当地称为“祭龙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独特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

  农历的二月初二,古时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据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米甸镇楚场村大山头上的立腊么自然村的四十余户共200余傈僳族彝族同胞,这一天他们不是跑去街上给自己理发,而是集体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祭龙节”,用民间原始的祭祀方式祭龙求雨。

  与云南很多民族地区一样,傈僳族的人们相信有水的地方就有龙,于是乡间有山泉的地方,就被作为龙抬头时候祭龙求雨的场所。在泉水旁的树上和坡地上,人们用各种颜色的纸、布和竹片扎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龙,在泉水面前,摆放着乡亲们拼凑的包谷、土豆、酒水等等祭品。

  泉水面前一小块平地,中间供着一缸清水。这水是全村的乡亲们上午从各家派人,从附近各村、各处山涧有水的地方带回来的,说是“借水”,把附近各地的水借来祭龙,请求龙王多施云雨,佑护村民。而在平地中间,人们用几根巨木搭起一个四米多高的支架,上面也是一条飞舞的长龙。,龙下面,悬挂着一个猪头,是由村民当天宰杀后,专门用于祭龙的。

  中午一点,祭龙仪式开始,由村里的老人主持。村民们身背葫芦(象征以前四处背水喝),头戴包谷土豆等作物做成的帽子,唱着祭龙的咒语,边唱边舞,傈僳族彝族的男男女女在旁边围成一圈,跟着翩翩起舞。

  祭龙的同时,村里满16周岁的年轻后生,计划要出门打工、读书、工作的,就在村中两百多岁的核桃树下一个三平方左右的泥水池子洗浴,男的脱光上身,跳入泥水中,用泥水洗澡;美丽的少女们,则爬上核桃树,为这些傈僳族彝族小伙子唱歌祝福。

  这些年轻人用泥水洗澡,是因为他们很快就要出远门。当地村民认为,出远门之前只要用家乡的泥水洗过澡,以后不管到了天涯海角,身上永远都有家乡泥土的味道,这样就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忘不了自己的乡亲。

  祭龙仪式之后,所有的乡亲们又围在一起,男的弹起三弦,女的拉成一圈,唱起傈僳族彝族的民歌,跳起傈僳族彝族的舞蹈,尽情狂欢,直到下午三时左右饭熟了,全村群众就分别围坐在几处,开始吃饭喝酒。

  此时先是客人和村中的老人坐下来吃饭,村中的女性则主要帮忙上菜、倒酒,其中那些最漂亮的少女,则唱着敬酒歌一桌一桌敬酒,一首歌喝一杯酒,对尊贵的客人,她们会不停唱下去,直到客人实在喝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