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尼的故事
马天尼(martini),是草药酒,是鸡尾酒,是品牌,也是一段文化和传奇。下面就带您走入拥有150年历史的马天尼公司,一睹三角杯背后的百年传奇。
曾经有一位诗人般的草药生意人和一位爱走天涯的商人。前者名叫路易吉·罗西(luigi rossi),他的爱好就是在皮埃蒙特的乡野间踏破铁鞋寻觅百草野花,一边闻着花草的香气,一边想着如何创造出新的搭配;后者叫亚历山大·马天尼(alessandro martini),人们都说他很有商业头脑。确实如此:他行走各地,卖出一桶又一桶由小型酒窖酿造的葡萄酒,这些酒都来自意大利齐耶利的pessione小镇。这个地方毗邻都灵,位于蒙费拉托(monferrato)葡萄种植区和热那亚港之间,可谓是真正的意式小镇。我们的两位主人公就在镇上的国家烈酒和葡萄酒蒸馏厂(la distilleria nazionale di spirito di vino)工作,马天尼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1863年,蒸馏厂的老板想将工厂出手,于是亚历山大和路易吉一起买下了它,同时一位名叫特菲洛·索拉(teofilo sola)的会计也加入了他们。这三人都深信“有志者事竟成”。于是,马天尼罗拉西雅公司(martini,sola&cia)就这样诞生了。16年后,索拉去世,公司更名为马天尼罗西,1926年,公司最终定名为马天尼(martini)。从此,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在觥筹交错间看到看到红色马天尼或白马天尼的身影。
路易吉(luigi)曾是马天尼威末酒的首席技师。这种酒的配方非常巧妙,由75%的葡萄酒混合香草制成,其中不少药草可以追溯到“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四世纪的药酒配方;这种加入清苦药草的酒方之后在德国亲王们的餐桌上重现,并得名为苦艾酒(wermut)。
路易吉·罗西不只是依葫芦画瓢,他认为自己能在原配方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于是,他以艺术家的态度重新创作马天尼的配方,加入一点多姆山省龙胆和少量艾蒿,又试了下佛罗伦萨鸢尾花和白鲜、红玫瑰的搭配。柠檬和覆盆子的果香可以淡化酸度。黄楝树和桂皮又能使整体口味变得更加柔和。制作马天尼的酒主要来自艾米利亚·罗马涅(émilie-romagne)和西西里岛的普拉亚(pouilles)地区。除了酒本身,马天尼的配方还融合了将近40种植物、果皮、香料、根茎、粉末和其他的鲜花。
在路易吉研究配方的时候,亚历山大正行走于各大洲。19世纪末的人们并不像今天那般频繁旅行,穿越大西洋已经是场冒险。那时,在欧洲旅行只能骑马,而亚洲只是欧洲人的一个梦罢了。但亚历山大·马天尼却敢为人先,成为环球旅行的先行者之一。
1867年,一百箱马天尼酒次登陆纽约。1873年,马天尼的两位合伙人宣布他们是“意大利和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官方供应商”。10年后,马天尼酒在阿根廷的工厂开工生产,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特别是意大利移民,都渴望能喝上一口钟爱的马天尼开胃酒。从1903年开始,有70多个国家饮用马天尼酒:从日本到巴西,从古巴一直到瑞典。同时,马天尼酒也在巴黎、都柏林、伦敦、维也纳和美国收获了数不清的奖牌和奖金,所有的荣耀都镌刻在马天尼瓶身的酒标上。
尽管有如此成就,没有上天的承认,马天尼的意大利式命运还是称不上完满。于是,1907年都灵主教奥古斯丁·里基米(agostino richelmy)宣布由马天尼罗西公司生产的达斯提蒙泰基亚罗葡萄酒(montechiaro d’asti passito)“因符合教规故适合大众饮用。”1911年,在相似的献祭后,马天尼也获得国家的认可。教皇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victor-emmanuel iii)封罗西家族四子为蒙特勒拉伯爵,马天尼的三位创始人也把公司交给了他们。1931年,庇护十一世(pie xi)为马天尼在pessione小镇的酒厂降福。马天尼的传奇更添一抹永恒的色彩。
同时,马天尼再获荣耀,苦艾酒(vermouth)当然是其中之一,但并不止步于此。马天尼的酿酒师们按照科学配比,把植物成分加入酒中。这个过程在一种名为tamburo的酿酒桶中完成,每天搅拌两次。三周后,酿酒师们就能收集到浸泡出的药酒了,并将药酒以1比3到3比4的比例加入酒中。此外,酒里还要再次放入芳香植物,冷却到零下8摄氏度,接着在室温环境继续放置几周,装瓶,最后贴上著名的“球与棒”(ball and bar)标签:长方形的黑色名称位置上印有马天尼的七个白色字母,然后被贴在红色的圆形标签上。品尝马天尼酒时要加冰块方能喝出凉爽的口感。
无论是红马天尼、白马天尼,还是特干马天尼、马天尼粉红起泡酒、抑或摇制成鸡尾酒,通常都会加上冰块。就像马天尼永不过时的广告语所言:“尽情畅饮,享人生之乐。”
马天尼的成功,就是把酒上升到生活艺术的高度。它将分享、社交、朋友间的晚会、意大利式欢乐等价值融入其中。从此,“马天尼”这个名字可以让人联想到罗马假日,阳光下的露台,不绝于耳的欢笑,轻盈飞扬的裙摆,伟士牌摩托车上或法拉利里坐着长得像莫妮卡·贝鲁奇的姑娘,胡茬没刮净的男人一脸忧郁……从悉尼到温哥华,从圣日耳曼到圣特洛佩,从威尼斯到勒佐加拉勃利亚,马天尼在这个世纪打造了国际化的光环。
马天尼号召到了一批最杰出的广告画设计师,包括年轻的安迪·沃霍(andy warhol),它赞助过赛车运动,并创造出“马天尼露台”的概念(巴黎的马天尼露台位于香榭丽舍大街52号,开放于1948年),还在意大利电影大获成功时赶了下潮流。于是,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深深迷上了“他们的”马天尼。詹姆斯·邦德的干马天尼鸡尾酒人尽皆知:把酒放入调酒器,摇不摇随你,最后放入一片柠檬或一枚青橄榄。丘吉尔也有同样的喜好:据说他只要看着马天尼特干的瓶子、想着它的味道就会非常满足。
1992年,罗西家族第五代人蒙特勒拉伯爵乔治·罗西将马天尼转让给百加得,当时的马天尼旗下已涵盖250个酒精饮料品牌。尽管被转让,但pessione小镇的精神仍在。每年都有14亿瓶各式各样的马天尼被装瓶,其中有6亿瓶被销往西班牙、法国(第二大市场)和意大利。
想搞到马天尼的配方?盯着瓶标再怎么仔细看都是徒劳,困扰马天尼爱好者们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马天尼酒的配方到底放在哪里?1863年,路易吉·罗西在他那放满小药瓶、试管和广口瓶的工作间潦草地写下了马天尼酒的配方,之后从未被改动过。一直以来,这个神秘配方都放在日内瓦的一家银行的保险箱里,静静地封印在信封中。里头有什么成分呢?只知道有克里特岛白鲜、普通白鲜、肉豆蔻籽、苦香树、艾蒿、洋甘菊、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