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真的有点抽象,要说什么是葡萄酒文化,小编怀疑可能并没有人能够用三言两语解释得清楚,毕竟这是历经了几千年风雨洗礼的产物,虽然很难说得明白什么是葡萄酒文化,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东西。
几乎喜欢葡萄酒产品的朋友都会说,我们要学习葡萄酒知识。我们共同推广葡萄酒文化等等。所有无论是销售者、爱好者,大家在微信也好,微博也好,做相应的知识文化传播的时候,许多都是葡萄酒美容、养颜、软化血管、甚至消除吸烟所带来的危害等等看似很好的东西。去强调多酚类物质,强调“法兰西怪事”,有次有个酒庄发了一个“白葡萄酒的秘密”的文章,说白葡萄酒有以下功能:保护视力、预防乳腺癌、保护心脏、保护肺健康、预防糖尿病、缓解偏头疼。葡萄酒已经是一种万能的药了。
笔者不敢揣测葡萄酒有无诸如这些好处,但是,作为一个与身体健康相关的研究,一定是有许多的样本数据积累才可以下结论,现时的情况是:无论是哪个正规课程,亦或是哪个正式教材,都没有描述相关的内容。
固然,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给病人开出的每张药方上几乎都有葡萄酒,但也只限于“适量饮用”。而且是“饮少些,但要好。”
过度地强调葡萄酒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会使得葡萄酒妖魔化,最终受害的是葡萄酒事业本身。因为,当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对他没有这些好处的时候,他自然也把这个东西抛弃了。
葡萄酒爱好者要学习怎样的葡萄酒文化,这个需要从文化自身定义去寻找答案。
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同时又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其形态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法律政治、文学艺术、知识成果、衣食住行,民情风俗、生老病死及社会的一切方面。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
就葡萄酒文化发展的脉络来看,种植与酿造葡萄酒的目的,最原始的作用是消毒杀菌,但是,能接触到葡萄酒的,是宗教人士与贵族阶层。
平民而言,可能喝的更多的是麦芽酒。(麦芽酒后来发展为啤酒)
宗教里用葡萄酒做弥撒表现的是信仰,喝葡萄酒最早可能更是对宗教的虔诚。天主教的教士们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是供奉给他们的上帝,而其它部分卖给军队的高层以及贵族,从而获得经济上的来源。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在宗教的仪式上演绎的酒程序,使得那些教士与贵族们在喝的时候当然不敢造次。慢慢演化成今天的饮酒习俗与葡萄酒文化。为葡萄酒做出突出贡献的本笃会与西多会本身都是当时身为贵族的天主教徒创立。所以葡萄酒文化的发展是西方国家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而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从他们发展的过程而言,其实质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
是贵族文化,就讲仪式、套路,吃什么样的餐,喝什么样的酒,配什么样的菜,坐姿如何,如何拿杯,如何品酒,如何评论,先倒谁,后倒谁,先敬谁,后敬谁,这些套路都是长时间约定俗成的,没有人说不是那样就不能喝葡萄酒,但是,这种习俗,代表着品味与质量,也代表着素质与礼貌。在喝酒的时候,讨论一下风土、产区、气候、土壤、酿造方法等,这便是体现一个人的学识。
这跟我们小时候从小被教育要有礼貌,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要有吃相,是一样的道理。你不能说这个是做作。
所以,学习葡萄酒文化更多的是告诉别人这种生活方式,是优雅的,文明的,适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酗酒,过度酒的酒精对身体永远没有任何好处。传播葡萄酒文化,更是传播一种责任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国历来的奉献与传统的士大夫精神是一致的。
葡萄酒的不接地气,一方面,是因为葡萄酒文化本身不是中国的,中国人习惯大口喝酒,遵循的是“十八碗不过岗”的豪气,钦慕的是“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对于葡萄酒这些低酒精度,不带劲的酒,不感冒都是正常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葡萄酒产量大幅增加,新世界种植与酿造空前繁荣,而自己的市场远远不能消化这些产量,所以,希望有象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消化他们的产品。所以,葡萄酒文化的传播,也是伴随着经济上的融合。
所以,提倡葡萄酒文化,不是去接受别人的思想,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什么时候,大家不再一口闷,一口干,不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吗,这种进步,代表是这个社会向前的力量。
学习正确的文化,传播更多,更正确的葡萄酒知识,是葡萄酒爱好者要做的事情,更是每个经营葡萄酒企业应有的责任。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每个热爱葡萄酒的朋友的使命。
现在的你,对于葡萄酒文化还是否会觉得陌生呢?其实,葡萄酒文化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刻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