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二十四节气春分三候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中,几乎每一个节气都分三候。一候、二候、三候明确区分了节气的气象变化。那么大家知道春分三候分别是什么吗?且随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动物学家认为,“玄鸟”在这里指的是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

  根据古人的测定标准:“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春分时节北方天气变暖,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衔草含泥筑巢居住,又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二候雷乃发生”,雷鸣之后再过五日,看见闪电。虽说惊蛰有雷声,可是真正多雨的时节是在春分,这个时候天气转暖,雨水增多,空气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生”。

  “三候始电”,由于雨量渐多,伴随着的是雷声和闪电。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古代的文人们将这些自然现象想象成有生命的神仙,写进了作品中,于是在中国的文学上就出现了风师、雨伯、雷公、电母这些神仙的模型。伴随着此时节气开放的,是二十四花信风中的海棠、梨花和木兰花。

  春分时气温升高,北方的天气己经变暖,在全国各地流行的九九歌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就是指春分。古人认为这个时节,“地气己贯通”,也就是冻土层己完全融化,土壤透气性良好,是适合播种的时节,事实证明到了这个时候土地松软,适合播种,在民间还流传着“惊蛰到春分,下种莫放松”“春分种子普遍抢,有田种在春分前”等等这样的谚语。

  根据现代农业研究证明,农作物适合在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日子种植,而它们则需要在10℃以上的气温下积极生长。春分时节,我国除了一些高寒的特殊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所以这个时节,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备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