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伏天怎样做豆酱?

  豆酱是经过自然发酵的一种酱料,而且豆酱浓稠咸香,不管是用豆酱来炒菜,或者是豆酱直接食用,豆酱都是非常下饭的一道菜,豆酱的功效也是非常多的,豆酱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豆类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很高的,常吃对人身体有好处,那伏天怎样做豆酱?

  一般做酱和制酱油的原料是面和豆,做酱常用蚕豆,制酱油用黄豆。豆和面都有一定的比例。黄豆加多则油质浓厚,干面加多则油味更甜。干面用白面当然更好,但一般用粗面,所谓“一条龙”的面,价钱便宜得多。制作的第一步是煮豆,煮到熟烂为止,蚕豆要先用水泡浸,剥去外皮。第二步是把煮熟的豆漉出来和面拌,做成不太潮软的饼子,放到锅里烘一烘,意在使它有过一定的较高温度,并蒸发掉所含的一些水分,这时把豆面混合的熟饼子撕碎成小块,那豆面里还含不少水分,然后平铺在芦席覆盖些稻草,置在阴湿而暖的屋内,无非要它易于发酵,长上白霉。白霉上足的时候,裹在黄豆周围一层面,连豆都转黄绿色,俗称为上了酱黄子,酱黄以黄绿而松多为佳,如发现作硬块,那不是胚料嫌干、嫌潮,就是地方温度湿度不合。大概闷热而湿度大的多云天气,上酱黄子最容易,这些少则五六天,多则七八天。黄子上足了,就取出放在竹扁盘中曝干,如连日天雨潮湿,酱黄子将转而发黑,有妨酱味的鲜甜,制酱油则减少出油率。

  酱黄子曝晒到表面完全干燥之后,就可以下酱,下酱指的是把酱黄子和入贮有盐水的缸里。当迷信没有破除时候,下酱要拣好日,时间要选在潮落的当儿。据说涨潮时下酱,酱将被晒到溢出缸外,而酱味变酸,其实完全不关潮的涨落,乃是盐的比率过小之故。盐和水也有一定的比率,水先煮沸再冷却,加盐置另外缸中,曝热若干天。因为水不便于用秤称,一般用鸡蛋测盐水的浓度。盐分多,水的比重大,鸡蛋平时是比重大于水的,到较浓的盐水里它浮起了。据经验,鸡蛋将下沉而露顶一拇指大时为适度。不过后来加盐加水,还是根据发展的情况来判断。酱黄子和盐水同样有比率,但这却关系不大,水多了,曝晒后会蒸发,水少了,又势必再加水。

  做酱和制酱油,方法在大体上是相同的,不同在于做酱下缸时用的水分少,容易熟,曝晒时间短得多,而一般做的分量少,几乎无需有什么设备。制油就不然了。做酱下在缸里或大钵里,陶器张口比敛口的易于受日光。如果酱的胚料黄子上得好,晒得干而下酱后日光强度大,不多几日,它将由黄绿转紫红,几经调拌,底面转色如一,酱味便逐渐发甜,大约个把月就可以吃。人家用以拌炒,用以蒸炖,也用以调味或素食,别处也用黄豆做,南通习惯用蚕豆,它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