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乘风去,终将归故里(上)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产区的朋友们特别喜欢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最近聊得比较多的,是那些从国外学习葡萄酒之后归国工作的年轻人。

  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这些中国酒庄里的新鲜血液不但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更激发出令人振奋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国产酒在近两年来的突出表现,与这些年轻海归有着很大关系。

  这一期的专栏,我们专门约访了4位曾在法国学习葡萄酒专业的年轻“海归”。蔡艺青是在北方山村工作的广东女孩,每天扎在地里为筹备酒庄忙活;孙淼和彭帅是一对年轻夫妇,潜心经营着自己不到100亩的小酒庄;邓钟翔曾任立兰酒庄酿酒师,作品已经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4个人回国都超过一年时间,从不适应到适应,从理想到现实,这段时间对他们来说都是极浓缩的。

  感谢他们与我们分享心路历程和经验,也希望中国酒庄为已经回来和即将回来的年轻海归提供更多理解和机会,让他们能为中国酒庄带来更多希望。

  孙淼和彭

  孙淼是山东大学金融学学士,法国雷恩一大管理学学士,法国国立高等农学、食品与环境学院(第戎)葡萄酒学院国际贸易硕士;

  彭帅是山东大学生物科学学士,并获得法国蒙彼利埃一大国家酿酒师文凭。

  二人毕业后留在法国工作了两年,2013年正式回国经营宁夏博纳佰馥酒庄。

  怎么想到要回国创业、建立自己的酒庄的?

  回国创业其实是我们俩刚毕业就产生的念头。

  那时候葡萄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然那么有趣,我们就想去创造它,去更深刻地了解和熟悉它。

  在一直到老的人生过程中,在一起过踏实的日子,做喜欢做的事情,有葡萄酒喝,能细细地品味生命里每个味觉、嗅觉、触觉就很幸福了。

  有这样的想法之后,我们在宁夏一起创建了博纳佰馥这个不到100亩的小酒庄。

  开始的时候轮流休假从法国回来打理葡萄园,酒窖和车间也在这两年慢慢成型。

  2013年夏天,我们辞掉了在法国的工作,彻底回国迎接博纳佰馥的第一个年份。

  在创建酒庄的过程中一定遇到很多不适应和困难吧?

  我们都是在勃艮第学习和成长的。

  在勃艮第,酿酒是一件很传统很乡土的事情,喝酒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回国后在很多场合,大家对品酒师和酿酒师的期望通常是高跟鞋和西服,但我们大部分时间做的其实是农民的工作,酿酒的季节更不能含糊。

  经常有人问我酒庄里为什么没有城堡、吊椅和欧式走廊。其实我们连办公楼都没有,只在田东头有个小院子。

  另外,国内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准入要求,在我看来并不适用于真正的葡萄酒产业,食品安全工厂级的审查方式令我们措手不及。

  在现实中保持纯粹酿酒的心和传统工艺,或沉稳踏实地做事情,实在是让人疲劳的一件事情。

  对整体国产葡萄酒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成长有哪些看法?

  一回国就很明显地感觉到,国内葡萄酒行业,无论从酒庄本身还是政府和媒体,大家都更注重市场推广。

  譬如产区和酒庄分级、比赛评奖、旅游酒庄和沙龙展览等方面的投入都比较大。

  其实做酒庄是一件农、工、商、建、政都要接触的项目,葡萄变成酒需要无数个环节的配合。

  烟台的产业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变得比较成熟,而宁夏、新疆、甘肃等产区,购买葡萄苗、制作发酵罐等基础行业都没有配套起来。

  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专业标准的物流公司,能将我们的酒恒温恒湿送到客户手中。

  生存的艰难阻碍了小酒庄的发展,而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大酒厂。

  最后,一瓶伟大的酒并不一定是一瓶好喝的酒,区别就在于伟大的酒引人思考和探索,吸引饮者懂得它的故事;好喝的酒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味蕾。

  中国的食品酒水有太多能取悦人的东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要静心做一款真实的酒,就已经足够伟大了。